總也阻止不住自己不去思想,或者停滯思慮。有時候也想迫使自己不再去思索,不敢去觸動,想不想,思不思,日子還是要過去,生活還是要繼續,盡管也深知這樣的杞人憂天、庸人自擾近乎于愚蠢、迂腐。也常常苦惱自己能綁住手,捆住腳,卻束縛不住思想的恣意遊走,任由憂傷蔓延,來碰觸心底深處的柔軟,不能自抑。因爲每天似乎都會有許多的感觸和思緒從心中流過,伸手去捕捉,卻總也是空的,手心卻是濕漉漉的。
到底要捕捉的是什麽呢?是手中的還是心中的?
有時候總有一些患得患失的迷茫與困惑在心頭索繞,可能所想所做的無所謂值得與不值得,也不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些什麽,只是爲我們生命中的經曆,努力過,爭取過,讓心無愧于那一份牽挂與感動。
即便是偶爾的一低頭,心頭眉間也會生了許多的失落與怅惘,我知道這種痛苦與不安是從內心生發出來的,也只有從心靈深處才能消除。所以決定去直面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心靈,自己的靈魂。
獨自一人面對著電腦屏幕,心中就會彌漫著一種非常濃郁的寂寞,濃郁得無可排譴,對著屏幕,仿佛是對著自己漂泊在外的靈魂,極力去牽住它,讓它聽聽自己的心聲,來與自己對話,遙寄著一份慰籍。想不起是誰說的,孤獨久了,就渴望有理解,有溝通,只爲彼此的欣賞與牽挂。
也開始明白了一種叫做宿命的東西。因爲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似乎都無法阻止這些命中注定的事情。于是,漸漸地學會了等待、接受人們所說的命運,也相信了無論是好是壞一切都要去經曆,一切也都會過去,這些冥冥之中的東西又有多少是可以解釋得清楚的?誰又能違背和躲避得了呢?所以也只有靜靜地等候,期待著有所轉變、有所結果,等待著時間的沖刷,讓記憶沈澱,讓回憶變淡。
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不再覺得獨處是一種難耐的煎熬。深深地喜歡一個人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享受著一份孤獨,品味著一份甯靜,我知道這是一種人生的成長、心智上的成熟,可能更多的是來自于對年齡上的認知和與生俱來的喜靜因子,享受著這一份獨屬的孤獨近乎于癡迷。
記得張小娴說,有了伴侶後,感到孤獨是可怕的。但是,我認爲正好相反,有了伴侶的人生,感到孤獨是值得慶幸的,我自幸沒有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因爲長期的厮守而磨滅自己的一些有棱有角的東西,更沒有在共同生活多年中被一個人同化成找不到自己、找不到自我的程度,更是慶幸我始終能擁有一個完整的自我,有自己來自精神上、人格上的獨立。
也許,我們所想的所要的,只不過是蘊藏在其間的某種感覺,盡管虛無缥缈到不可捕捉;也許,我們所有的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一時的安然,盡管會失落憂傷到不可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