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過這樣的一種生活,在城郊或者鄉下有塊小小的菜地,在上面可以種些自己喜歡吃的時鮮蔬菜,工作之余的時間裏可以來這,給菜澆澆水、拔拔草、除除蟲,我想,如果可以有的話,我會在菜地邊沿插上一圈竹籬笆,在菜地的中間挖一個小小的微型水塘,放養些鲫魚、泥鳅、草魚什麽的魚,還可以養幾只雞鴨,當然也應該養只黃狗來看菜地。魚塘的水可以澆菜,收成的菜那些比較差的部分可以用來喂養雞鴨。。。。。。當收拾完這些之後,在旁邊的竹凳子坐下,從脖子上拿下毛巾擦把熱汗,然後美美地沖上一壺茶淺品慢酌著。
這樣的生活,即是休閑又有意趣,其樂無窮啊!
只可惜,到目前爲止這一些願望也只能是夢裏做做,閉眼幻想幻想而已,對我這種收入僅止溫飽而已的城裏人來講,還是個可思不可及的奢望。不過,盡管如此,我也還是利用家裏陽台的空間。把平常種的花卉盆景移到二樓的陽台,三樓陽台的位置就騰了出來,去找來些泡沫箱排成三排,周圍和泡沫箱之間的空檔上擺上專門買來的被處理的次品花盆,裝上從郊區“偷”挖來的泥土。然後在泡沫箱裏種上些蔥蒜,還有小白菜之類的,而在花盆裏則栽些西紅柿、花菜、茄子和辣椒。除了老母親會日常料理之外,閑遐之時我自然是興沖沖地去真正做一回“菜農”。不僅我興致勃勃,就連當初笑我發熱的老婆也在菜苗郁郁蔥蔥之後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菜農”一族,更有趣的是我那倆小子,竟在幾個盆上挂上他們的名字立爲“責任田”,每日放學後給他們各自的“責任田”澆水成了“必修課”了。俗語說得好,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在一家子的共同努力之後,三樓的陽台如今呈現出一派昂然的生機,那綠的是蔥蒜白菜,紅的是西紅柿和辣椒,各自在“菜地”裏紅綠爭豔。豐收的景象,引得隔壁的鄰居啧啧稱羨。
當然,豐收了,自己一家究竟又能吃得了多少?其實,收不收成得了多少,畢竟不是很重要的,圖的是其中的那一份樂趣而已。
走在充斥著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裏,處處彌漫著物質需求與權力欲望的強烈氣味,莫說官場商道的硝煙氣十足,算盤撥拉得震天響;就是閑余人們交際之間,不也給各自的圈圈定下了“入圍”的標准麽?所謂龍交龍,鳳交風,不是一道入不了一門!你們看看,那談婚論嫁的男男女女,說是談情說愛,我看更像一種交易,彼此之間理智得三七二十一的對等推算,不到要求沒達標准的管你才藝如何,先打出一邊再說。就連本應該最純淨的校園裏面,也不再是一片晴朗的藍天了,別說教師怎樣,單看孩子們比的誰老爸官大車好就可以想象當然了。
爲了自己能擠入上流一圈,爲了丈母娘的達標項目,爲了兒女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自己只有不斷地貢獻自己的休閑時間,不斷地付出自己的健康身體,夜以繼日當牛做馬地以身體換財富,以生命換名氣。孰不知,在建立起的這座華宇的時候,有誰知道支撐這框架的支柱已經是何等的脆弱,一個不慎或許付出的就是生命的全部。現在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年輕時用身體換財富,年老時拿財富買健康!
這不是一句笑談。的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可是,難道就不能換一種生活方式,非得去人擠人,擠破了頭的往往那些光輝燦燦的圈裏鑽?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太過短暫,只需憑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必要趕著鴨子上架,硬將自己往哪一個自己並不具備能力的目標上趕。
出入寶馬香車,居處豪宅大院,這是一種生活;一箪食,一瓢飲,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層次,自然有不一樣的生活待遇,無需羨慕也無需自卑,各人自有各人的圈,各人自入各人的門。而我們很多的人過的,其實往往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去過的那種生活的方式,而似乎是被人程序化了、公式化了的一種盲目追求的所謂理想生活方式。這樣一來,自己的空間被壓縮了,情趣被淡化了,情感被麻木了,方式被機械了,健康被腐蝕了。。。。。。我是一個沒有什麽遠大志向的俗人庸人懶人,生活中隨遇而安,有能力買得起“法拉利”就開,沒有自行車也踩;能置得起半山別墅我住也安然,沒有能力陋室能避風雨也坦然;不見得非得是海量牛飲才是會喝酒,輕品淺酌也是雅趣。人生一場,只要自己努力了、盡力了,對得起自己的生命也就可以問心無愧坦然面對。
生活中你可以KTV裏豪爽地揮灑,我也可以田間揮汗對歌;
你可以舞場中飛揚自己的婀娜,我也可以西窗下繼續我的筆耕;
你可以燭光裏與情人品嘗你的路易十四,我也可以菜園旁淺酌我的鐵觀音;
你可以攜手尋歡夜不歸,我可以雨夜青燈靜夜思。。。。。。
生活可以激昂熱烈,也可以和風細雨,可以濃妝豔抹,也可以素面朝天,全憑自己的能力,歡喜就好,開心就好,豁朗就好,健康就好,酽品淺酌都是飲,濃妝淡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