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迷讀書無法自拔,
之前看了黑塞的《德米安》覺得很棒,又買了兩本他的書,
看《德米安》時,覺得翻譯好像沒多大影響,
但是看見人家都推姜乙翻譯的版本,這次特意買的姜乙,
果然,更順暢了。
先看的《悉達多》,
講他是個婆羅門,並且是個很有靈性的婆羅門,天天跟他最愛的朋友參禅和冥想,
他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他覺得他父親把婆羅門的思想已經全部交給他了,
但是他並不滿足,
某天遇見了三個和尚,他決定跟著和尚苦修,他的朋友也跟著他一起去了,
苦修了兩三年,他學會了克己,
後來他又遇到了更智慧的佛陀,他聽了一晚上佛陀宣法,他的朋友立刻佩服得拜入佛陀門下,
但是悉達多覺得不夠,佛陀只宣講法義,他還是不知道如何解脫,佛陀在解脫前是如何經曆的。
離開朋友和佛陀,他開始思考,
他頓悟,自己要學習的是“我”,“我”的本質和意義,再也不把神我和世俗作爲中心,他要成爲自己,
他開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切事物存在于本身當中。
這只是42頁,後面還有100頁,
他應該還有別的感悟。
黑塞怎麽會是作家和詩人呢,他應該是哲學家啊,這太哲學了,
難道一百年前的德國人天天都在琢磨哲學?
而且這居然是一百年前的書了,
油然而起那種,很微妙的,與古人靈魂相交的觸動。
我覺得我大概能看得懂20年前買的那本《蘇菲的世界》了。